首页 新闻 雪域风情 圣地之旅 文艺天地 互联时代 政府上网 西藏旅游 西藏风情 西藏文化 西藏教育 西藏公益 生活

筑梦西藏、援藏情深

时间:2017-11-23 09:08     来源:未知    作者:网上百家乐投注
筑梦西藏、援藏情深 

 

                                                                                                                                                         当雄牧区的好书记

  王民,汉族,1970年9月出生,1992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入党,研究生学历,西藏当雄县委常务副书记(援建)。作为北京市援藏干部,王民全身投入援藏的各项工作,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怀着以“人在当雄、心在当雄、情在当雄、干事创业在当雄”的情怀,以坚定的政治立场、饱满的工作热情、主人翁的工作姿态,不断推进援藏工作新局面。

  在平均海拔4300米的当雄县,王民通过走村入户、深入草原牧区、与群众交心谈心等方式,全面了解了牧区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现实问题。“在这里工作,确实很苦,但我们不能因为苦而不作为,援藏就要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王民说。按照“重点倾斜基层,突出民生改善,提升发展能力”的要求,他积极跑项目、搞建设、促发展。落实投资800万元,建设了羊八井至当曲卡镇沿线桥梁项目;投资150万元,建设了乌玛塘乡郭尼五组桥梁项目;投资1160万元,建设了羊八井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投资970万元,建设了纳木湖乡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投资1561.6万元,对当雄县四所学校实施了集中供暖;投资460万元,在县城内实施数字影院项目;正在落实投资1800万元,建设占地3万平方米的当雄县游客集散服务中心项目。

  工作同时,他还积极协调北京各界爱心人士开展公益活动。2014年7月15日,他联系北京门头沟区的爱心人士,开展了对当雄县贫困大学生、五保户、敬老院、因病致困家庭20万元资金捐助活动,向当雄县卫生局捐助了20万元的药品。先后组织了16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唇腭裂患儿赴北京进行免费治疗。主动做好与北京顺义区、怀柔区、延庆县组织部沟通衔接,2014年10月,王民先后组织3批90名党员干部、专技人员到北京进行培训学习,进一步加强了内地与边疆之间的交流。

  为能够发展壮大牧民专合组织,他带领相关人员到那曲地区考察调研村集体经济发展,特别注重把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合作社骨干,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合作社管理人员,把合作社负责人培养成村“两委”班子成员,使合作社党员成为致富能力强、政治素质强的“双强”型复合型人才。2016年,当雄县委制定了“两年脱贫、三年巩固”的工作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他定期召开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难题,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对自己结对帮扶的3户困难群众,他在走访慰问的基础上,通过产业脱贫、低保兜底、教育脱贫等措施全部脱贫。

  王民作为援藏支部书记,特别注重支部自身建设,先后开展了“进藏为什么、在藏做什么、离藏留什么”大讨论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藏家门、说藏家话、暖藏家心”大走访活动、“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主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使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王民开展谈心交心活动16人次,通过多种形式征求意见。在县委民主生活会上,他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整改。在乡镇班子换届工作中,他全程参与了所包乡(镇)党委、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带领纪委、组织部、县委办工作人员多次开展指导监督工作,对换届程序、代表的考察环节有漏洞的地方,王民提出整改要求,并明确整改时限,确保了换届工作的风清气正。

  三年来,他以身作则,始终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树立援藏干部良好形象作为第一目标,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援藏干部应有的品质。

  汉藏文化传播的使者

  赵波,汉族,1963年7月出生,1980年10月参加工作,1988年入党,高级记者,北京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拉萨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总编辑(援建)。三年来,赵波用满腔热情援藏,用真才实学援藏,不怕千辛万苦,为资源相对匮乏的拉萨广播电视台雪中送炭,做汉藏文化传播的使者。

  日子过的真快! 不经意间,三年援藏工作即将结束。7月25日,北京市第七批援藏干部首批人员将要离开拉萨,而此时赵波手头上的事还有许多没有完成,他最后两天工作安排的满满当当:市委宣传部交办的文化旅游频道全面改版项目,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合作的交通安全普法栏目《一路平安》样片制作、《零距离》进棚录制访谈节目“两创示范”选题等工作,仍需要他来坐阵,而回京的物品散落一屋,还没有托运……。作为拉萨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总编辑,这一切需要赵波在未来48小时内完成并交接,而这也是他援藏期间的工作常态。

  拉萨广播电视台原来只有一个电视综合频道和一个广播频率,2013年3月26日,在北京援藏干部的促进下,新增了藏语和文化旅游两个频道,全台三个电视频道,但每天自己制作的节目不到两个小时。由于编辑、采访、技术力量严重缺乏,2013年7月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都成了各个频道、各个栏目的“骨干”。之前,市委主要领导要求拉萨电视台开办一档民生访谈节目,在政府和百姓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由于人手紧张,经验缺乏,一直没有实施。时任拉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新明找到赵波,让他负责新节目的策划、制作工作。赵波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了,可是领了任务才知道,在拉萨电视台要新开一档栏目有多难:无制片人、无主编、无编导、无演播室、无办公室。既然领了任务就顶着头上吧:无制片人、无主编,自己来兼;无编导,找来新入台的应届毕业生手把手的教;无演播室,与《拉萨新闻》共用演播室;无办公室,将自己的办公室让出来供栏目组使用。就这样,《零距离》在“五无”的情况下强行“起飞”了。作为拉萨广播电视台总编辑,赵波亲自带着年轻编导到委办局找选题、制定访谈提纲,没有外采记者就让主持人兼职,没有出镜记者就请另一位援藏副台长喻琳客串。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筹备,2013年12月初,一档民生访谈节目《零距离》的样片制作完成。由于节目定位准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在市委常委会上,市领导对该节目予以充分肯定。2014年1月3日,《零距离》首期节目——反映具有历史意义的拉萨市冬季供暖工程《穿越寒冬的温暖》,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紧张制作后按时开播。而此时赵波却因为多日的熬夜,再加上高原反应和血压高,导致内分泌紊乱发高烧,上吐下泻前往医院就医。

  《零距离》在重重困难下开播了,但这只是赵波高强度、高难度、高挑战性工作的开始。接下来,拉萨电视台综合频道新开了《晚间新闻》节目,新开了庭审类的电视节目和普法广播直播节目《法庭内外》,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合作制作了交通安全类节目《一路平安》,以及对拉萨广播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进行了改版提升,这些项目全都压在了赵波肩上。短短三年时间,他先后为拉萨广播电视台研发新上电视节目7档,改版4档,极大地丰富了全台的节目形态,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

  在援藏的三年时间里,赵波翻山越岭,足迹遍布拉萨的两区六县,与记者同吃同住同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走转改”。他带领《零距离》栏目组的同志,将演播室临时设在海拔4300多米的达隆寺,录制驻寺干部的工作情况;位于崇山峻岭之中的林周县旁多水电站刚一建成,他拿着微型摄像机前往探秘……

  经过4年紧张建设,2014年8月15日拉日铁路建成通车。这是一次重点工程报道和锻炼新闻队伍的重大契机。经过两个月的精心准备,赵波精心制定了周全的报道方案,并带领年轻记者乘坐施工单位轨道车进行体验式报道。一个月内,10多篇系列报道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拉日铁路建设的伟大战略、巨大成就和建设艰难,使拉萨广播电视台对重大项目和成就的报道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4·25”强烈地震波及西藏许多边境地区,日喀则市就是重灾区,赵波主动报名和同事一起前往。十天时间里,他翻山越岭,驱车近3000公里,深入灾区实地采访。在采访途中,不时遇到山上的巨石滚落挡住去路,在吉隆海关采访时常有余震发生,沿途住宿的房屋已经开裂,但他依然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西藏是民族地区,也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在深入一线采访过程中,经常看到偏僻的小学图书室缺少图书,尤其是缺少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为此,2015年10月与2016年3月,赵波先后两次联系北京电视台、北京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单位为尼木县麻江乡完全小学和县中心小学共捐书5000多册。他还先后两次参与拉萨市SOS儿童村捐书和互动活动,为生活在那里的孤儿带去首都人民和援藏干部的关爱。经村支部书记牵线,他先后与尼木根比村贫困家庭吉宗一家和五保户扎桑老人结成帮扶对子。

  三年援藏路,一世拉萨情。赵波说,他愿做汉藏文化传播的使者,为汉藏文化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了雪域高原那一抹绿

  胡巧立,汉族,1981年8月出生,2004年9月参加工作,2010年7月进藏开始援藏工作,2016年8月援藏期满回京,在藏期间任拉萨市林业绿化局副局长、拉萨圣地生态园林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援建)。2010年7月上旬,胡巧立作为北京市第六批援藏干部来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业绿化局开展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2013年7月,经组织批准,胡巧立同志继续作为第七批援藏干部,延续援藏工作。“西藏条件是艰苦了点,但我的梦想还没有完成,我还不能走。”胡巧立言出必行,六年时间里用双脚丈量着拉萨的每寸土地。

  拉萨,平均海拔3600米,蓝天白云近在咫尺,风光虽然无限好,然而对于刚从平原进入到高原的援藏干部来说,有来自地理上的天然障碍,也有对自身健康的挑战,还有意志上的磨砺。高原氧气稀薄,气压颇低,人稍微快速一动,便有喘不上气的窒息感。面对艰苦的条件,胡巧立没有退缩,在进行了简单的工作交接后,他立即到拉萨市林业绿化局报到,以高昂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援藏工作中去。

  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的省会城市,但长期以来园林绿化工作处于比较原始和落后的状态,还停留在单纯的造林基础上。经多次考察了解基本情况后,胡巧立认为这里有着丰富的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需要对现有的林业做好保护,并引入先进的经验进行园林管理,才能改变拉萨市林业绿化的落后局面。为了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下乡、下林区实地考察。随行的司机郭师傅说,有时候他一天能跑三四个地方,顾不上吃饭、休息,经常在车上吃个饼,看着都让人心疼。数不清的基层考察,加上强紫外线的暴晒,他原本白净的皮肤变得黝黑,数不清走了多少路,但想到以后拉萨能满眼绿色,胡巧立心里就很开心。为了实现他的绿色梦,胡巧立执着追求着。

  拉萨市多年重造林轻管护,形成“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恶性循环,胡巧立研究总结内地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拉萨实际提出了“拉萨市林木抚育项目”,对《拉萨市造林绿化管理办法》提出修改意见,希望尽快转变造林观念,以求造林实效,为填补拉萨林业绿化历史资料空白,胡巧立自援藏工作开始以来就带头,手把手教同事做好拉萨市林业绿化基础数据收集工作,为今后工作全面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推动拉萨园林绿化与旅游业发展,他从北京引进多个花卉品种,在拉萨市林业绿化局进行引种试验,让游客在雪域高原看到美丽的花卉。

  胡巧立一方面积极引进技术,另一方面却因为资金的问题寝食难安,他四处奔走,多方争取,有时候上级领导在开会他就等,领导忙的时候他就多跑几次,终于申请到位援助资金70多万,使规划的援助项目及时落地。除此之外,他还充分发挥援藏队伍的联络关系,以项目推进林业发展,援藏期间共申请到了国家、自治区、拉萨市对林业投资建设的多个项目,合计资金约2000万。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本月排行榜
Copyright@2017 西藏生活网-西藏人们欢迎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