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雪域风情 圣地之旅 文艺天地 互联时代 政府上网 西藏旅游 西藏风情 西藏文化 西藏教育 西藏公益 生活

西藏特色产业扶贫 5县脱贫摘帽

时间:2017-12-14 09:21     来源:未知    作者:网上百家乐投注
西藏特色产业扶贫 5县脱贫摘帽


平均海拔超4000米,西藏自治区5个贫困县(区)、14.7万人去年刚脱贫摘帽,今年一个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合作社就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已使20余万群众受益,直接带动脱贫5.1万人。产业的星星之火,燃起百姓劳动的热情。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中国边境的日喀则市亚东县帕里镇,和西藏群众聊起脱贫后奔小康的心情。

 

更章村,距离林芝市政府所在地35公里,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大。该村的精准扶贫项目是藏鸡养殖。
  
  天刚蒙蒙亮,神女峰羊牛毛加工专业合作社里就聚满了人。七八个妇女坐在一起,一双双巧手不断游走,织布机下的氆氇一点点变长。她们的歌声悠扬相和,像清晨的黄莺清脆婉转。

看到有外人来,达瓦普赤停下手里的活,捧来一碗酥油茶,“要买点啥?我们刚做好的牛毛绒垫子,一个人要做六七天,卖得可好哩。”
轻抿一口酥油茶,香气扑鼻。“喏,牵头人来了。”记者循着声音望去,一个瘦黑的中年男子走来。“他叫扎西旦增,去年政府易地扶贫搬迁给他13万元盖了这间新房子。他脑子动得快、胆子大,今年就带着我们6家开了合作社。”

环顾四周,屋子里摆着十几种毯垫、包、靴子、围裙等藏族传统手工品。达瓦普赤摇着纺车,毛线在手上飞快旋绕,“过去我们领国家补贴过日子,常常前半年有饭吃,后半年没着落。政府帮我们脱贫,我们也要自己致富。”

 

扎西丹增,亚东县帕里神女峰羊牛毛加工专业合作社老板。今年11月初,扎西丹增在政府和村民的帮助下凑足了38万元注册资金,成立了这家合作社。

“好好干都来得及。”扎西旦增笑着搭腔,“美丽的帕里草原是西藏最肥沃的草场之一,牛羊遍山坡,帕里牦牛远近闻名。为什么不把家乡的特产变成发展的优势?”他掰着手指数,“白朗县的蔬菜、隆子县的黑青稞、林芝县的藏香猪、贡觉县的阿旺绵羊、芒康县的葡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
满屋子妇女笑得欢快。“没有合作社,除了放牧种青稞,最好的路子就是出去打工。”在亚东县城干过几年服务员的次仁卓嘎见过些“世面”,“年收入最高也不过两三万元。”
“还真有点本事。”说话间,有客人买走了一套藏式门帘,扎西旦增的妻子多珍顺便给记者算起了账:过去做的羊牛毛用品大多自给自足,现在牦牛、草场入股到了牧业公司,部分劳力集中到合作社,牛毛绒垫一条能卖1300元、羊毛毯850元、羊毛垫500元、门帘200元……东西精致、价格合理,订单源源不断,一年人均可增收3万余元。

 

西藏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管理员在喂牛。附近牧民把自己家的牦牛和草场入股到公司,共同放养共同盈利,实现增收。
  
“以后还要召几个大学生,从网上把产品卖到全国去,还要卖到印度等国家”这个2015年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穷小子”,在脱贫后开始盘算起与“小康”的距离,“不会手艺的我们教,继续壮大亚东特色的民族传统手工业,带动更多群众。”
在这个原本就热闹的屋子里,当记者说起浙江已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时,人们愈加兴奋,“十九大报告说,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脱真贫、真脱贫,等将来产业越做越好,收入越来越高,我们要同全国一道步入小康。”
喝完这碗酥油茶,浑身暖和起来,帕里镇的冬天彷佛也没那么冷了。

 

更章村,距离林芝市政府所在地35公里,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大。该村的精准扶贫项目是藏鸡养殖。该项目于2016年5月底开工,总投资62.19万元。

在帕里镇,我见到了脑子活胆子大、带头开合作社的男主人扎西旦增,贤惠能干、会算账的女主人多珍,从靠领国家补贴到用手艺致富的达瓦普赤,还有在县城打了几年工回家就业的次仁卓嘎。

四个人,四张鲜活的面孔,浓缩着300余万新西藏人观念和生活的改变。
今年10月,在第四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
西藏长期以单一农牧经济为主,发展曾大量依靠中央和其他地区经济支持。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对贫困人口庞大的西藏而言,只靠外来援助“输血式”扶贫,难以可持续地解决贫困问题。
扶贫要更加精准。海拔5000余米的拉萨当雄县冲嘎村,是高铁上常见到的“西藏5100冰川矿泉水”产地。激活青藏高原上“沉睡”的水资源后,水厂吸纳近200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家乡就是好地方,就业不用去远方。这种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的西藏扶贫经验被写入联合国《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6》。
脱贫要更加主动。西藏地域辽阔,特色产品丰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进入新时代,在引进大企业、大公司帮扶的基础上,西藏人有更高的目标和决心:依靠自身力量创新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化被动为主动。这种新模式的“造血”,进一步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过去五年间,西藏贫困人口从117万减少到59万。当生活逐渐不再为温饱发愁,越来越多的西藏人明白:摘帽不等于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需继续努力。这是西藏人脱贫后的心声,也是自治区政府“扶贫先扶志”的期待。
达瓦普赤跟我说,她想学更多技术在家创业。听到这句话,亚东县人大副主任扎西说,“看来我们还得为大家争取更多的创业机会。”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本月排行榜
Copyright@2017 西藏生活网-西藏人们欢迎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