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雪域风情 圣地之旅 文艺天地 互联时代 政府上网 西藏旅游 西藏风情 西藏文化 西藏教育 西藏公益 生活

厚积十年,画出我心中的“西藏风情”

时间:2017-10-28 09:12     来源:未知    作者:网上百家乐投注
厚积十年,画出我心中的“西藏风情”


刘波教授近影。
  “这是林芝南迦巴瓦,当时为了看到峰顶,我在那里守候了8天,但是因为下雨,一直没看到,所以这幅画也带着朦胧……”
  “这是阿里普兰风景,我一口气画了半天……”
  广东美术馆3号厅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波,正向观众介绍他在这里展出的“西藏风情”写生画展作品。这些作品从遥远的西藏走来,带着高原特有的气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著名设计大师,是什么样的动因,驱使他艺术设计的凝炼思维,画出纯朴、厚重的西藏?日前,本网专访刘波教授,听他讲述与西藏的不解之缘。
  2010年开始,你把大量精力从艺术设计领域,转投到关于西藏的写生创作中。是什么让你有了这样的转变?
  刘波:西藏,其实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30多年前,作为大学毕业生的我就有一个愿望:到西藏支边。然而,这个愿望未能实现。2010年,我带着远离都市、远离设计的愿望,第一次来到西藏。没想到,我一下子就被西藏迷住了,忍不住拿起20多年没有用过的油画笔,有种要把眼前的景观全部记录下来的冲动。此后,这种创作热情一直在我心里激荡着。2010—2017年,我每年都到西藏写生,其中2015年更多达10余次。
  在西藏,每每看到藏区的蓝天和白云,我的内心就很充实自在。那里的风土人情,又总是那样的安宁、淳朴。我总是一边感受,一边画。要画的素材太多,每次总觉得时间不够多,所以驱使着我一次次奔赴那里。
  几年下来,我积累不少写生作品,于是便有了这个画展,主要以人物为主,僧侣、藏民是主角。这些画都是我在藏区现场完成的,未经后期加工修饰。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新鲜的感觉呈献出来,真实反映西藏淳朴、纯净的气质。

刘波作品:《珞巴女村长》。
    西藏是许多画家创作的主题。你笔下的“西藏风情”有哪些独特之处?
  刘波: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管是老一辈艺术家,还是同辈画家,或者年轻一代,已经创作了很多关于西藏的作品,都呈现了各自丰富的特点和风格。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写生跟设计一样,可以简单直接,而创作,则需要一定的积淀。
  我心中一直有个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坚持写生,收集素材。10年后,我会静下心来创作一批有关西藏的作品。这些作品将是对写生素材的加工和提炼。
  现在,我已经坚持了7年。西藏纯净的自然环境和质朴的各族人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美的山川河流、善良乐观的藏区各族人民都是我表达的对象。通过这些独特的自然风貌、民族服饰、生活场景甚至人物表情,我可以更深层次认识当地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经过10年的积淀,我觉得,我一定能画出我心中的“西藏风情”。
  30多年的设计积累,对你的油画创作有什么影响?
  刘波:对我而言,艺术设计和油画创作在表现的本质上是相通的。长期从事设计,让我对于素材的取舍和提炼,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设计的思维也给我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正如我的艺术设计一样,我现在的写生油画也大多显得简洁、直接。每次去西藏,我从不给自己带画的任务,就用最放松的心态去发现西藏、了解西藏,有灵感时才动笔。所以我收获的风景是罕见的,人物是鲜活的。比如《西藏阿里普兰风景》,当时我就在阿里普兰地区走访,忽然看到一片雄浑山脉,感叹、激动,于是一口气花了半天时间完成。
  因为有这样的心情,所以我写生作品无套路、真实、率性。在现场写生时,藏区人民服饰、生活场景中丰富的色彩都被我准确直接地抓取,作品因而呈现出厚重的色彩。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也评价我的作品是浸染着纯粹的色泽,也呈现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价值。
  这些年去西藏写生过程中,有什么是印象特别深刻的?
  刘波:每次去写生我都尽量选择未开发的、原生态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景色最为天然,纯净。这也决定了每次的写生之旅是十分艰苦的。比如,很多地方没有公路,汽车进不去只能靠步行;有的地方太偏僻,很难找到借宿人家;有的地方语言不通造成无法配合。但我也因此一次次进入西藏各地的农牧民家中,接触到最真实的藏区人民的生活。
  这些不便,近年来在悄悄发生改变。特别是2016年后,去西藏更方便,也更容易跟当地人沟通了。主要是那边开通了不少新路,很多孩子在学校学了普通话,他们主动充当翻译和向导,当地人也更能理解和配合绘画创作。相信今后几年,我的写生之路会更加通达、顺畅。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本月排行榜
Copyright@2017 西藏生活网-西藏人们欢迎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