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雪域风情 圣地之旅 文艺天地 互联时代 政府上网 西藏旅游 西藏风情 西藏文化 西藏教育 西藏公益 生活

保护传承独特丰厚的文化资源

时间:2018-01-03 09:17     来源:未知    作者:网上百家乐投注
保护传承独特丰厚的文化资源


在阿坝州壤塘县中壤塘乡非遗文化创业园,70多栋藏式民居已拔地而起。“一期工程将于明年7月建成投用。”壤塘县委副书记达尔吉告诉记者,园区将汇集14个非遗传习所,吸引热爱壤塘文化的游客“住下来”深入体验。

建非遗文化创业园,是壤塘打造藏羌彝文化走廊文化产业带,实现文旅融合互动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壤塘总人口4.3万人,面临着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模式单一,群众增收致富困难,脱贫奔康任务艰巨等诸多困难。对此,壤塘以丰富的非遗文化为引子,深入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打造文化产业带,推动文化旅游融合互动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本报记者徐中成

建起26个非遗传习所

壤塘在藏语里是“财神居住的地方”,这里也是嘉绒、安多、康巴等藏民族聚居地,文化资源独特丰富——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82项,其中国家级2项。有国家级文保单位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4座,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

“这些文化是历代壤塘人聪明才智的结晶,是壤塘千年文脉的存续。”在壤塘县文广新局局长王鸣涛看来,看花节、插箭节、川西北民歌和觉囊文化等,成就了壤塘文化的稀缺性和唯一性。

然而,这些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小众化发展、传承单一易流失等现实问题。为更好地进行传承和保护,从2012年起,壤塘从扶持藏戏演出开始,逐步扩大到藏香、藏茶、藏药、唐卡、石刻、陶艺、觉囊梵音、传统服饰、川西北民歌等领域。

同时,出台《关于促进壤塘县文化创新发展的决定》《壤巴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规范化建设意见》,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非遗传习所一次性建设补助;连续召开文化发展大会,谋划非遗文化传承,对考核不合格的传习所进行摘牌处理。“目前已建立起26个非遗传习所。”王鸣涛说。

壤塘冬季严寒漫长,最冷的时候,气温低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传习所画唐卡的颜料都要冻结。2016年,壤塘把唐卡、觉囊梵音古乐、藏香、石刻、藏族传统服饰、藏医药等9个非遗传习基地建到上海金泽古镇,促进非遗的传承与文化的交流。

“在上海,除了学唐卡,还要学习汉族民间古版画和植物染等技艺。”壤塘县政协副主席、国家级唐卡非遗传承人嘉阳乐住透露,接下来,优秀的唐卡画师有望与各地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故宫收藏的精品唐卡复制与研发。

学一门技艺改善现状

10天前,20岁的藏族女孩班罗顺利在上海毕业,成为壤塘县的一名工艺美术师。

班罗是壤塘县上壤塘乡雪木达村人,家里世代以放牧、挖药材为生。如果没学唐卡绘制,在老家,她就要去放牛。

觉囊唐卡传习所由嘉阳乐住创办,创办的初衷是希望家境贫困、待业的本地青年通过掌握一门手艺改善生活条件。目前,整个传习所招收学员438人,大多为文化程度不高的贫困群众。

学会唐卡绘制技能并非易事。要学唐卡得先学2年素描,再学2年上色,总共平均得学六七年才能上手。经过8年的刻苦学习,班罗顺利毕业,“学会了唐卡,以后当老师也可以,或者自己画了画,学校可以帮忙解决销路。”

在技艺传承中,壤塘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联办传习所,开设专业12类,举办培训班103次,吸引3000余名农牧民参加培训学习;采取“传习所(基地)+公司+农户”模式,不断吸收富余劳动力加入传习所学习并制作各类非遗文化产品。在壤塘县宗科乡,从事“壤巴拉”石刻艺术品制作的群众达到70余户,通过销售石刻产品,年均收入达到2万至10万元。

12月16日,一场以壤塘新时代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践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在上海举行。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看来,壤塘找到了一个好的路径,为类似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模式意义上的参考和借鉴。

“目前,全县已培育非遗文化工艺户700余户,消除贫困人口2300人。”达尔吉说,下一步,还要充分发挥非遗文化传统技艺助推精准脱贫的特殊功能,着力培育文化产业发展“能人”,举办民间手工艺制作技能大赛,带动更多群众学到一门传统手艺。

打造非遗文化创业园

丰富的非遗文化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富矿”。然而,壤塘地处偏远,文化旅游产业要素基础薄弱,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如何发挥非遗文化的最大功能和作用?

对此,壤塘编制完成《壤塘文化发展规划(2016—2025)》,着力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样板、宗教文化适应社会主义样板、文化产业助农增收脱贫奔康样板、民族文化引领民族地区发展样板4个“文化样板”,打造多元文化的“大观园”,并逐步形成系统、整体、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带”,把壤塘建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具体思路上,借助藏羌文化产业走廊,壤塘摒弃过度商业化模式,保留口口相授、手手相传的手工作坊生产形式,着力突出文化旅游“深度游”。如在中壤塘乡投资1.2亿元建非遗文化创业园,在茸木达乡投资1200万元建棒托石刻公园……

同时,建成唐卡绘制、造像雕塑、藏药藏茶、藏戏演艺、石刻艺术等五类工艺户为骨干的非遗专业合作社14家,将非遗文化产品转化为商品推向市场,助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49岁的斑玛罗尔伍家住壤塘县茸木达乡洞窝村,是壤塘石刻省级非遗传承人。他告诉记者,全村20多人都学会了石刻技术,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目前,都在参与棒托石刻公园项目建设,“根据技艺水平,每天有180元至380元的务工收入。”

有了文化产业还远远不够。达尔吉告诉记者,他们还计划把壤巴拉节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民俗节日,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壤塘,体验壤塘原生态非遗文化。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本月排行榜
Copyright@2017 西藏生活网-西藏人们欢迎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