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雪域风情 圣地之旅 文艺天地 互联时代 政府上网 西藏旅游 西藏风情 西藏文化 西藏教育 西藏公益 生活

医疗援藏工作织密西藏各族群众 粮食

时间:2017-10-16 13:05     来源:未知    作者:网上百家乐投注
医疗援藏工作织密西藏各族群众 粮食

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平均海拔5373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乡镇。2016年11月8日,9名组团式援藏医生走进了这个地方,当地群众以藏民族最隆重的礼仪迎接了这群尊贵的“客人”,在献上洁白哈达的同时激动地说:你们来了,我们的病就有救了,真是党和政府派来的“活菩萨”“好门巴”!这是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在雪域高原开展义诊的剪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始终心系西藏人民,作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决策部署。在中组部、国家卫计委等部委的高位推动下,在对口支援省市和单位的无私援助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下,2015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启动实施以来,一举改变了过去短期分散的工作格局,从单兵作战转向组团作战,从“输血供氧”转向“造血制氧”,西藏“缺医少药”的局面得到了极大扭转,目前已有266种“大病”不出自治区、1726种“中病”不出地市、一些常见“小病”在县级医院就能得到及时治疗,全区婴儿死亡率由2014年的16.81‰下降至2017年上半年的11.7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从2014年的85.01%上升至2017年上半年的90.38%,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内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建机制强保障,护航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

——强化组织保障。自治区成立以吴英杰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和工作推动。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万明先后主持召开34次专题会议研究具体推进措施。区党委组织部始终把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作为组织部长工程来抓,把“合理、可实现、可持续、可评价”的总要求贯穿各个方面,以整体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目标,以创建等级医院为抓手,聚焦重点、综合发力;自治区卫计委、人社、教育、财政、发改、住建、科技、援藏工作队等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推动“1+7”医院发展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实现了历史性进步。

——强化政策保障。区党委出台《关于深入扎实推进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了财政专项支持意见。把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纳入本地住房保障范围优先解决,新建周转房380套。看着拉萨市人民医院两幢拔地而起的单元楼,北京市组团式援藏医生颇为骄傲地说,这就是专门为我们修建的单元楼,感谢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援藏专家的关心,让我们更加舒心、顺心、放心工作。

——强化落实机制保障。围绕贯彻落实2016年、2017年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推进会精神,列出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每月组织工作力量深入“1+7”医院蹲点调研,实地“解剖麻雀”,及时解决困难问题530个。

——强化后方保障。选择最好的医院,组建最好的团队,派出最好的医生,还无偿支援资金2.69亿元!北京、上海、安徽、广东、重庆、辽宁、陕西7省市和北京协和医院、北大第一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北大第三医院等牵头单位、包科医院,把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纳入对口支援“总盘子”。广东省了解到林芝市人民医院创“三甲”急需资金支持后,立即划拨8000万元计划外专项资金。

带队伍育人才,着力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

——大力开展传帮带。实施“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培养机制,制定人才帮带、首席专家制实施意见,签订帮带责任书,全程跟踪考核。援藏医疗专家共帮带73个医疗团队、497名本地医务人员,培养医疗骨干223名。许多当地医生都能独立开展1-2种新手术,基本形成了本地医生主刀、援藏医生指导的局面。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蒲智说:“以前只敢在池塘里游泳,现在有援藏医生带,我们可以在大江大海里游了”。

——培养好苗子。分层分类制定长远人才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不断拓展人才培养路径,选派183名有培养潜力的本地医务人员和新入职医生到对口支援医院跟岗培训、进修业务。在中组部的协调下,首次选派23名市地分管领导和卫计部门、受援医院班子成员到对口支援省市挂职锻炼。“对咱们本地医生来说,到内地医院跟岗培训,既能提升能力,又能开阔视野,谢谢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山南市ICU主治医师达瓦曲珍如是说。

——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通过区外引进、区内选调、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医务人员344人,引才数量是2014年的11.77倍。同时,柔性引进各类人才73人,进藏开展短期服务。自治区人民医院采取待遇激励等措施,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2017年一次性引进59人。

搭平台促共建,以“以院包科”为纽带打造拳头科室

——打造“医院+科室”发展共同体。依托65家内地“三甲”医院重点建设130个科室,签订帮扶协议书,制定中长期帮扶规划,选派精兵强将担任科室主任,实现支援医院与受援科室“捆绑”式发展。北京协和医院把自治区人民医院当成协和医院的“大西院”来建设,建成全区病理诊断质控中心、远程医学中心等医疗平台。30多家包科医院在受援医院加挂特色专科牌子,8家受援医院全部开通远程诊疗平台。

——坚持提质与扩面并重健全科室体系。围绕“大病兜底”和“三不出”目标,着力打造心血管内科、妇产科等45类具有高原特色、符合群众就医需求的拳头科室。把病理、检验、影像等基础科室作为精准治疗的第一关,健全医院科室体系,“1+7”医院平均增加科室11个,普遍建立了ICU、导管室、血透中心、病理科等科室。看到ICU重症监护室正式投入使用,拉萨市人民医院达瓦医生不无感慨,是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机遇啊!

——以重点科室为牵引提升诊疗能力。“打包移植”包科医院的256项先进经验和技术到受援医院,援受双方共同攻关技术难题291个,填补刷新了398项区域内医疗技术领域的空白。2016年“1+7”医院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分别比2014年增长19.59%、17.5%、17.83%,共开展三、四级手术2330多台,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89.07%,比2014年提高19.71%。自治区人民医院能够全天候开展心脏导管介入手术,每天手术量达10多台,许多心肌梗塞患者包括一些外国游客都得到了及时有效救治。

出实招用狠劲,全面推进改革激发医院活力

——赋予医院更多管理自主权。受援医院可任免中层及以下干部,自主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引进人才先签订协议再报批报备,新增的772名编制所配备人员由医院自主招聘、自主考核、自主调整、自主淘汰;大型设备、医疗耗材,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可直接实施政府采购;医疗服务所需药品,受援医院可直接实施网上采购。对此,陕西省援藏医疗队队长于勇有着切身感受,现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可以自主引进人才、自行采购设备,极大推动了医院等级创建工作,我们创“二甲”只用了1年时间,创“三乙”指日可待。

——充分激发医院发展活力。大力支持受援医院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明确医院的技术劳务收入70%以上可用于绩效工资,打破吃“大锅饭”局面。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为受援医院、援藏医疗人才量身定制3大类41项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树立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

——下深水推进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聚焦行政管理、医疗安全管控、提升服务水平等重点任务,健全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207项,优化和再造流程26个,医院日常运行更加高效规范有序,患者满意度由2014年的89%提高到96%。自治区人民医院实行专家治院、制度管人、流程管物、管办分开、集体决策的全新管理模式,实现了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三丰收”。同时,各受援医院注重发挥好“龙头”作用,探索开展医联体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聚合力抓创建,大幅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科学制定创建规划。编制形成8个总体规划和133个专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前自治区人民医院达到西部省会城市医院“三甲”平均水平、拉萨等6市地人民医院创“三甲”、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创“三乙”的目标。

——精准设计评定标准。积极争取国家卫计委支持,在全国先行先试,推行新的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研究出台《西藏自治区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结合区情实际对34个条款作出合理调整,提出“跳起来摸高”的创建指标。

——强化创建投入。整合援受双方各级各类资金32.84亿元,用于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医疗设备采购。2016年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创成“二甲”,结束了全国最后一个没有评级的地级医院历史;拉萨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甲”评审;2017年年底前林芝、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创成“三甲”,第一个组团式援藏周期结束前山南和昌都市人民医院创成“三甲”、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创成“三乙”,2019年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创成“三甲”。一连串数字,见证了两年多来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砥砺前行的发展历程。

两年多来,3批480名优秀医疗人才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精神,心有大我、不怕牺牲,在临床一线倾尽所能传道授业,在救死扶伤中诠释仁心大爱,在坚忍奉献中践行家国情怀,安徽省赵炬医生还献出了宝贵生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获得全国唯一的“最美医生团队”荣誉称号,自治区人民医院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这项工作已经成为增进群众福祉、凝聚人心的民生工程,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政治工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谈到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医疗人才呀咕嘟”!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本月排行榜
Copyright@2017 西藏生活网-西藏人们欢迎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