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雪域风情 圣地之旅 文艺天地 互联时代 政府上网 西藏旅游 西藏风情 西藏文化 西藏教育 西藏公益 生活

浏阳画家九入藏区,将西藏情缘绘入画中

时间:2018-01-11 09:16     来源:未知    作者:网上百家乐投注
浏阳画家九入藏区,将西藏情缘绘入画中


\
王义明作品《达美拥神山》
 
  浏阳画家“转山记”
 
  九入藏区,将西藏情缘绘入画中
 
  千年古县浏阳,人才辈出,绵延不断。浑厚的人文底蕴孕育出了欧阳予倩、欧阳山尊、娄师白等一批艺术大师。先贤之后,后继者众。今日之浏阳,自是不缺少文化艺术的佼佼者。从即日起,将推出全新一档人物栏目《浏阳文化故事》,遍访浏阳籍文化艺术大家,讲述他们的精彩故事。
 
 
  雪峰流云、骄阳雨雾、经幡、寺庙、宫殿、村落……2017年11月26日至2018年1月7日,广东东莞二十一空间美术馆的玻璃外展厅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一条巨大的“哈达”在此展开。二十一空间美术馆19.8米的空间高度,使得这几幅以藏区为主题的巨幅画作得以完整展示,给予观者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这便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美术教研室主任、浏阳籍画家王义明数次进藏的成果——《哈达》系列作品首次呈现。
 
  “转山之路,是条无尽的哈达,五彩挥洒是千百次的膜拜。”自1986年大学毕业后,王义明前后9次出入藏区,专心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并先后出版了以此为主题的《香格里拉的雨季》和《转山记》美术作品专著。
 
  三十年前西藏情缘吸引他深入探秘
 
  西藏,这片神秘的雪域高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想要到达的心灵圣地,多少人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和许多人一样,王义明也有这样一份情结。
 
  “对于每一个搞艺术的人来说,那里无疑是充满吸引力的。”1987年,大学毕业刚刚工作一年的王义明便做出了去西藏写生的决定,去那远离喧嚣、无人认识、宁静的西藏走一圈,或许在那里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带着这样的想法,王义明做好充足准备后,便一个人踏上了前行的列车。踏上西藏的土地,王义明被深深震撼到了。西藏的雪峰流云、骄阳雨雾、经幡、寺庙、宫殿、村落,一切都是那么雄浑与壮美。除了奇特的异域风光外,还有藏民的生活习俗也深深地吸引着他。
 
  整整一个月,王义明一边走一边写生,将心中的那份敬畏一一留于纸上。从西藏回来后,王义明也开始了与之相关的主题创作,并进行了作品展览。
 
  1990年,王义明考上了西安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前往华南理工大学工作,繁忙的教学工作让他将自己的西藏情缘悄悄藏于心中。2010年,开始专心绘画的王义明决定再赴西藏:“西藏的风物始终让人产生着一种敬畏之情。比如西藏的风、雨、雪、云,它们一直都是流动的。如果说你是来看风景的,看一次就够了,但吸引我的却是因为置身于其间而使得内心激发的那种喷薄之感。”
 
  如果说第一次进藏是因为好奇,那么后面的8次进藏王义明则是一次比一次感受深,画风也慢慢改变。看画的人常被他的作品所震撼,这不只是因为某幅作品有巨大的画面,而在于每一个画面呼之欲出的色彩。
 
  “于我而言,这份西藏情缘是很值得珍惜的。”9次进藏,王义明除了举办了数次主题展览外,更是出版了《转山记》与《香格里拉的雨季》两本作品集。
 
  三十年后以一种“癫狂”的状态“转山”
 
  “转山”是盛行于藏区的一种宗教活动仪式,围绕圣山步行甚至磕头,以表达虔诚敬畏之心。而王义明的“转山”却是他独特的艺术之旅。与藏传佛教表达虔诚的方式一样,他把这种艰辛的艺术之旅也称之为“转山”。
 
  “转山”是一条漫长的路,那么再在“转山”的过程中将所见所闻当场就用画笔表现出来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画完之后,你会明白什么叫做腰酸背痛。”
 
  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上,六块合起来宽七米高两米的油画布依次斜靠着摆放在越野车旁,现场没有座椅,巨大的画幅也不可能用画架支起来,所以只好放在地上。然而,面对着宏伟的高山和刺眼的蓝天,王义明虔诚地弯着腰,挥舞着手中的画笔,眯着双眼一工作就是整整一天。
 
  深入藏区,王义明每次一呆就是一个多月。和其他人的随便看看不一样,王义明的“转山”有一种“癫狂”的状态:跋涉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原上,置身于雪山峻岭之中,不断地来回转悠,随时停车将画布摊开,随意涂抹着内心的感动。
 
  随着进藏的次数增多,王义明的绘画风格开始改变。一开始的时候,他的画面具有一种典型的、多少有些外露的表现主义倾向——色块明朗、用笔大胆、风格豪放。渐渐地,他的画面出现了异样的因素,外露的笔触少了,色调内敛了,甚至用油性笔画起了线条,层层铺叠,密密麻麻,有一种直指本性的尖锐感。景观也不再拘泥于现实所见,而是包含着对宏大气势的综合想象。2017年,王义明再次进藏,由此也带回来了由五幅宽两米、高十米组合而成的巨构和一部以此次绘画行动《转山记》为主题的记录片,画面上狂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泽很是让人震撼。据其介绍,这几幅长卷作品是他在西藏用两天时间创作的。因西藏气候条件特殊,“而且人在那里容易有高原反应,只有在那种条件下,才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这次在东莞展出的《哈达》系列就是这样画出来的。”
 
  “王义明的作画方式,表面看是写生,究其实质,却是一种因眼前之峰巅壮美而掀起的一场情绪与身体的同步运动。”对此,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著名理论家杨小彦对王义明的“转山”给予了高度评价。
 
  □名家点评
 
  黄建成(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委会副主任):义明的《转山记》是他文化判断和艺术态度的综合体,他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
 
  岭南美术出版社:转山之路是一种奇特的路,也是一条漫长的路。《转山记》借鉴西方现代主义与当代艺术,在西方现代油画与当代油画的理念影响下,因“看”的角度变化而进行艺术创作,用油画作品表述个人观念,在对写实技法的控制和个人符号的呈现方面,都表现出对油画语言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从而开阔了人们认识油画世界的视野。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走近王义明的藏区创作时,我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沉雄的力量和隽永的思想意涵。他所着力的是这个区域更为恒久的自然现象——雪峰流云、骄阳雨雾,当然也有经幡、寺庙、宫殿、村落等人文痕迹。但是所有这些都不是为了再现其形貌,而是因为置身其间而激发的一种情景交融,显示在画面上便是那跃动有如火焰的线和喷薄而出的色。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本月排行榜
Copyright@2017 西藏生活网-西藏人们欢迎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