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雪域风情 圣地之旅 文艺天地 互联时代 政府上网 西藏旅游 西藏风情 西藏文化 西藏教育 西藏公益 生活

西藏那曲巴青:藏北草原上的“教育城” 路军

时间:2017-11-27 12:51     来源:未知    作者:网上百家乐投注
西藏那曲巴青:藏北草原上的“教育城” 路军

  巴青县是那曲地区的一个纯牧业县,单一的经济结构曾经长期制约着这里的社会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巴青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当地各项事业发展积蓄了强大能量,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当地牧民群众的观念。11月下旬,高原记者万里行采访组深入巴青县中学、巴青县“大学村”江绵乡1村,了解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豪华的“学校”与朴素的县委大楼

  在317国道通往巴青县城15公里处有一个空旷的草坝子,藏语叫“布朗塘”,巴青县中学就坐落在这里。

  旦巴次仁是巴青县中学最早的一批毕业生,2015年西藏大学毕业后返回母校任教。他告诉采访组,他念书的时候学校仅有一栋教工楼、行政楼和教学楼混而为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的硬软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从学校的副校长再到党委书记,巴桑从学校成立伊始就没有离开过巴青县中学。“那一排排是我们的教工楼,那边是学生体育场,再后面是学生活动中心。”跟随着巴桑的指引,采访组一同感受着这里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巴青县中学,记者看到,学生实验室、青少年活动中心、室内体育中心……先进的教学设施一样不少。当采访组迈入巴青县委的时候,朴素的县委办公大楼让人感叹: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近几年,巴青县在政府财力与市政用地困难的情况下,先后拿出了3000万元用于教育发展,挤出31万平方米土地用于教学用地。

  现在,巴青县中学学生人数已由最早的92名增加到2307名,老师也由最初的9名增加到140名。今年8月,巴青县中学也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政策优先、保障优先、规划优先。巴青县大力发展教育,改善教师待遇,吸引了像旦巴次仁这样愿意回乡教书的巴青籍青年,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批青年才俊。

  教育要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在巴青县中学采访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学生无论急急忙忙跑到教室上课、还是下课嬉戏玩耍,碰到采访组的成员,每一个都会主动摘下帽子礼貌地致意:“老师好”。

  校长次旦欧珠告诉记者,学生刚入学的第一节课,学校就开始给孩子们扣好“做人”的第一颗扣子。

  素质教育就是为了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在巴青县中学,采访组走进学生课堂、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这里,老师们讲课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孩子们遨游在知识与艺术的殿堂。

  采访中,记者见到了荣获2017年“中国好少年”荣誉称号的巴青县中学学生格央吉。格央吉出生在巴青县雅安镇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好学的她在巴青县中学优越的教学条件下如鱼得水,文化课、主持、跳舞、唱歌,样样不落下。

  在学生食堂旁边有6个蔬菜大棚,这是学生们勤工俭学的基地。参加劳动、增长知识,1800平方米的“菜园子”是师生们的小小乐园。

  学生家长会时,牧区的家长们对学校的实践活动赞不绝口。他们纷纷表示,孩子参加了实践活动后,回家能主动帮助父母做事情了。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光荣。”学生南卡卓玛这样说。

  在巴青县中学的教学楼墙体侧面上标注着一行大字:“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巴青县中学每一位老师都恪守着这句话。

  一个村6年出了36名大学生

  最近,90后大学生赤嘎替父还债的故事在羌塘草原到处传颂。

  赤嘎的家在巴青县江绵乡1村。2013年,由于生意经营不善,赤嘎的父亲扎西桑珠的生意亏了本,欠下了470万元的巨额债务。

  4年来,赤嘎信守承诺、自主创业,不仅替父母偿还了巨额的债务,还在家乡办起了西藏特色农牧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销售店,带动更多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采访期间,巴青县中学旦巴次仁告诉记者,赤嘎是他的表弟,他们俩都是从巴青县中学毕业的。旦巴次仁是江绵乡1村第一个大学生,赤嘎是全县第一个自主创业的大学生。

  2011年考上西藏大学的旦巴次仁在江绵乡带了个好头。那以后,这家一个大学生、那家几个大学生,短短的6年时间,江绵乡1村出了36名大学生,成了巴青县有名的“大学生村”。

  “看着身边一个个‘放羊娃’学成了有知识有文化的国家公务员,我无论如何也要供自家孩子念完大学。”江绵乡1村群众桑杰告诉记者,他的儿子次仁塔杰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女儿吉吉也在青海民族大学就读,“家里有两个大学生,自己很骄傲!”

  理解教育、支持教育、接受教育。“在学校,老师给孩子们传授的都是最先进的理念,学生将这些知识、做人的道理带回来。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做好榜样!”在江绵乡,群众告诉记者,这几年大家伙的素质明显提高了很多,不随地乱扔垃圾、主动恢复草场生态、虫草采挖秩序井然……

  教育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提升个人修养,不再是简单的说教。在巴青,记者看到的是群众对教育工作者的信任,看到的是教育改变着这里的未来!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本月排行榜
Copyright@2017 西藏生活网-西藏人们欢迎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