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雪域风情 圣地之旅 文艺天地 互联时代 政府上网 西藏旅游 西藏风情 西藏文化 西藏教育 西藏公益 生活

藏N代:献了青春献子孙

时间:2018-01-12 09:15     来源:未知    作者:网上百家乐投注
 藏N代:献了青春献子孙




上世纪50年代,西藏和平解放,在国家的号召下,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奔赴那里。那是个纯粹的年代,生命禁区、祖国边疆等意象,让新中国的年轻人热情高涨。
将近70年过去,早年那拨儿年轻人的儿辈、孙辈、甚至重孙辈,有的在西藏长大,有的有如父辈那样,成年之后选择进藏。
因父母留西藏而在西藏工作的人们,习惯用藏二代、藏三代甚至藏四代划分彼此的“辈分”。他们参与书写了西藏的历史,时代大潮打来,家族的迁徙史也从此改写。
“一腔热血,报效祖国”
1979年,24岁的王月维入藏工作,她说自己是和孔繁森同一年入藏的。她记得媒体在报道孔繁森事迹时曾用过这样一段话,“某晚,他胸闷、喘不过气,觉得自己好像不行了,于是半夜起来写了遗书”。她感同身受,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空气稀薄。
当时,山西、陕西等4省选派1200名农业等技术人员进藏,刚从山西长治农校毕业的王月维主动报名,“就是一腔热血,觉得要报效祖国”。后来的事实显示,西藏干部队伍从那时起不断壮大。
王月维记得,1979年4月24日,这支“援军”从山西出发了。火车载着300名“各院校最牛的人”,向西飞奔三天两夜。到了甘肃柳园,他们再换乘蒙着军用帆布的大卡车,挺进青藏线。
当大卡车驶入西藏最北的那曲地区,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同学们当晚就难以入眠。有人一路呕吐着,再往南行驶一两百公里,途经当雄县,这批20岁出头的年轻人遇见了春耕仪式,终于出现人烟,整个卡车顿时沸腾了。
全程21天,戈壁、高原、边疆,王月维说,那是她一生中最难忘的乘车。
与进藏干部相比,手工艺人张立发的进藏之路略显孤单。1990年,他走出老家云南大理新华村,与六七个老乡到拉萨开了一家民族手工艺品作坊。那年,张立发21岁。虽是西藏邻省,但进藏之路同样坎坷。滇藏线乘车要花好几天。
辗转入藏,但对于能做出什么事业、未来会待多久,无论是张立发还是王月维,那时谁心里也没有数。
对进藏家庭来说,骨肉离别太常见
在藏区,王月维和相遇的老乡安平结婚,并辗转分配到西藏山南地区朗县(该县后隶属西藏林芝市),生下两个女儿。
女儿们被送回山西寄养。这是骨肉别离的遗憾,但对进藏家庭来说,这太常见了。
“妈妈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把我送回山西的。”二女儿王雅慧说。
漫长的童年,王雅慧在山西亲戚间辗转着。起初和姥姥住,后来跟着姨妈、舅妈、远房亲戚,还有母亲的中专同学。他们搬家,她也一起搬。
那时不是每家都有电话,母女只能把通话时间约在每周日早上9点。在山西,王雅慧8点半就到安装了电话的邻居家等候;在西藏,王月维也要找公用电话亭,然后等上很久。
父母回一趟山西更不容易。他们每三年休一次假,一次休半年。这半年,往返又要耗费两个月,因为买从拉萨飞成都的机票需要排号,之后还要辗转好几个城市换乘火车。
真的见到母亲时,王雅慧却觉得,眼前这位短发、微胖、穿着黑色林业工作服的女子,是一位完全陌生的阿姨。
“我记得喊了‘阿姨好’后,我妈立刻就冲了出去,泣不成声。”王雅慧哽咽了。她至今还能感觉到,当时,妈妈特别想靠近自己,但又不敢靠近。
事业在这里,舍不得离开
一个特殊的任务在1994年降临到手艺人张立发身上:有关部门找到他,说次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他们正寻访民间手工艺人,制作民族文化产品。
张立发当年已小有名气。“工作人员拿着图纸,到处找人加工民族文化产品。我试加工了一个,他们比较满意。”张立发设计的是小酒杯、青稞酒壶、银筷子和银勺。酒杯重30克,象征自治区成立30周年,上面还刻有藏族八宝图,寓意着吉祥。
政府将张立发临时安排进一个大院,专门加工纪念品。最多的时候,院里有50多人一起打磨产品。
院内繁忙,院外,西藏正飞速发展着。20年之后,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官方媒体用“千年跨越”定义这50年的巨变:地方生产总值增长281倍,人均寿命从35.5岁提高到68.2岁,冰箱、电视、手机等渐渐成了老百姓的“标配”。
自治区成立30周年这个节点,也让当时进藏10余年的王月维感到,这里值得奋斗。这些年来她最骄傲的事情是,朗县有很多桑树,不过老百姓没见过蚕。她搞了养蚕坊,没有专业的蚕房,就自己买消毒水消毒仓库;没有蚕架,就弄了荆棘代替;没有工具,就想土办法。
王月维最终成功了,这个技术,还获得了西藏山南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但她离故乡也越来越远。原本,选派进藏8年可以调回内地,她与丈夫错过了两次这样的机会。1998年,进藏近20年的她决定留在西藏,因为朗县当时缺少技术干部,“这么多年的心血不能白费”。
一晃,就是30年。她算了一笔账:与他们同车抵达山南地区的有32人,除去牺牲的、调回内地的,最终有七八人在西藏退休。
时光对张立发来说,具象化为西藏的民族文化产品业越来越发达。上世纪90年代初,拉萨只有几十个老乡做手工艺,如今已聚集了一个数千人的庞大的工艺加工人群。
西藏也试图给他们营造创业的环境。张立发说,开发一种卷轴画产品时,政府给他批了100万元的扶助资金,“政策还是挺好的”。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本月排行榜
Copyright@2017 西藏生活网-西藏人们欢迎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