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雪域风情 圣地之旅 文艺天地 互联时代 政府上网 西藏旅游 西藏风情 西藏文化 西藏教育 西藏公益 生活

近年来西藏西部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

时间:2018-02-04 09:19     来源:未知    作者:网上百家乐投注
近年来西藏西部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仝涛研究员以“近年来西藏西部考古新发现与新研究”为题,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111会议室进行学术报告。讲座由熊文彬教授主持,李永宪教授担任评议人。本场讲座是四川大学“大吉青年藏学家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八场,来自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的众多师生和相关社会人员到场聆听。

此次讲座,仝涛研究员首先对以往中西方学者在西藏西部所做的田野工作与学术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然后重点围绕他本人近年来在西藏西部所做的考古工作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展开介绍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他还对西藏西部考古学框架的初步建立和前吐蕃时代的文化面貌等问题进行归纳分析。
阿里地区的考古学调查始于1935年意大利藏学家图齐(Tucci)的考察,其后有很长的空白期。本世纪初霍巍、李永宪、Mark Aldenderfer、布伦诺⋅鲍曼(Bruno Baumann)、金书波、John Vincent Bellezza等学者先后对这一地区进行了调查,确认了卡尔东城址和穹隆银城。关于以往的考古工作,仝涛研究员重点强调霍巍、李永宪教授等学者对皮央东嘎墓地的发掘,他指出该墓地的试掘为其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仝涛研究员在阿里地区所做的考古工作主要是对故如甲木和曲踏两处墓地的发掘。2012至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等对故如甲木与曲踏墓地进行了4个季度的发掘,共发掘墓葬30座、房址3座,面积达3000平方米。调查区域超过了百万平方米。墓地与遗址都位于象雄河上游,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至吐蕃时期。
其中,故如甲木墓地位于象雄河一级台地的故如甲木寺门前,距卡尔东城址1.5km,共发掘了11座竖穴土坑石室墓。其中8座墓葬的年代为公元2至3世纪。对卡尔东城址的试掘显示,早期城墙遗迹也属于这一时期。墓葬中常见葬法为二次葬,部分带有箱式木棺,并在填土过程中伴随有祭祀活动。故如甲木墓地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品,计有小型黄金面具、饰珠、带格铁剑、铜容器、草编器、木器、陶器、丝绸等。仝涛研究员注意到了祭祀活动中人殉的出现,通过分析,他认为墓地出土的带格铁剑、草编器、木器等与新疆地区存在密切联系,丝绸则主要来自中原、少量来源于新疆地区,铜器可能来自于印度地区。通过对铜器中的残留物的分析,可以断定这一时期的西藏先民已经开始食用茶叶。
曲踏墓地位于西藏西部最适宜居住的扎达县城以西0.5至1.5km的象雄河南岸台地上,墓地分三区。曲踏遗址位于三个区之间的平台上,年代与墓葬年代相当,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后。墓葬主要为竖穴洞室墓、方形石室墓,另有1处似瓮棺葬。洞室墓模仿生前居室,可分区为厨房、起居室、储藏室等,部分墓葬墓口带有祭祀遗迹。墓主人葬于箱式木棺内,木棺与石床之间随葬牦牛、黄牛、马、羊等。出土黄金面具、陶器、天珠、马具、草编器、铜柄铁剑、青稞等。经过研究,仝涛研究员认为铜器、珠饰等与印度北部有一定联系,带柄铜镜则受到欧亚草原的影响,铜柄铁剑与滇文化器物接近,草编器、刻纹木牌等与南疆地区有关系密切。



通过对以上墓地和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仝涛研究员针对西藏西部考古学框架的建立问题发表见解。他指出西藏西部区域文化的分布范围为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南北麓,考古学文化延续的时段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4世纪,可分为三个阶段(5—3c.BC、2—1c.BC、1—4c.AD),主要发现地点包括十多处墓葬和遗址。他还提出,围绕象雄都城“穹窿银城”、高等级墓葬以及与“象雄”历史的对应性研究,可以对象泉河上游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核心区进行确认。同时,他认为该区域内的考古学概念由之前的“前佛教时期”、“前吐蕃时期”和“早期金属时代”可更新为“早期铁器时代”。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本月排行榜
Copyright@2017 西藏生活网-西藏人们欢迎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