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雪域风情 圣地之旅 文艺天地 互联时代 政府上网 西藏旅游 西藏风情 西藏文化 西藏教育 西藏公益 生活

西藏军旅往昔趣事

时间:2018-01-22 09:19     来源:未知    作者:网上百家乐投注
西藏军旅往昔趣事



珠峰脚下的民居。张鹰 摄
西藏高原,这个千山之宗,万水之源的高海拔地域,由于高寒缺氧,条件艰苦,发生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故事,也显得格外离奇怪异。笔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藏高原部队服役时,就曾经历了这么几件有趣的事情。
报纸烧开水比赛
这事儿发生在地处雪域高原的西藏军区政治部。
由于缺少燃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部队同志喝开水一直都是个问题。从机关到连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都想了很多办法。当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各单位自己想办法解决。大家的解决办法五花八门,有的是拣牛粪烧,有的是拣树枝烧,有的是挖草皮烧,有的是用油料烧。
可这些对于军区政治部机关的人来说都不适合。他们的喝开水问题咋解决呢?这恐怕你就猜不到了。当时,他们结合自身与纸张打交道多的特点,各单位就用铁皮做成炉子和水壶,用废文件和旧报纸来烧开水。可废纸和报纸再多,也经不住天天消耗,也得节约着用,所以,每当烧开水时,大家就手持报纸把火势控制得恰到好处,让火苗仅扑住壶底,不窜到外边,一点也不浪费。
1971年夏天,为了激励大家的节约意识,在政治部首长的倡导下,政治部机关还专门组织大家,正式进行了一次用废纸和旧报纸烧开水的比赛,有几十人参加。同样的炉子,同样的水壶,同样多的水,看谁把水壶烧开用的报纸量最少。比赛中大家都使出浑身解数,把平时练就的真功夫拿出来。结果,联络处的赵干事“技高一筹”,他只用37张报纸就烧开了八磅水,用的报纸量最少,夺得了冠军,机关奖给他了一只八磅保温水瓶。在以精神奖励为主、月工资只有几十元的年代,这个奖励份量是相当重的。
这恐怕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奇特的比赛。这桩发生在特定环境、特定年代的特殊故事,虽然已过去40年了,可仍旧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被窝里头生豆芽
这事儿发生在西藏亚东边防前线的卓拉哨卡。
我结束在北京大学一年的印地语强化培训后,和几个战友一起,从成都军区直调到了西藏军区政治部,被分配到广播队,当时广播队在亚东边防搞对外广播。我去了海拔最高、又不通车的卓拉山口。卓拉海拔4000多米,高寒缺氧,环境十分恶劣,一年有一半以上时间因大雪封山与世隔绝。当时,卓拉山口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都是极度贫乏的。卓拉这里很奇怪,种菜菜不长,养猪猪不活,一天三餐只能吃陈米、干菜,味同嚼蜡。
1972年春节的时候,由于大雪封山,物资从山下运不上哨卡,连队为了给大家改善生活,让大家过好春节,就只有打起库存的黄豆的主意,有人说用黄豆生一些豆芽来吃。这冰天雪地的生豆芽怎么行?有人出主意说,把豆子分到各班,让大家想办法。哨长就真的采纳了这个建议,给每个班发了些黄豆后,发动大家生豆芽。
一开始,大家就用脸盆盛上用水泡过的黄豆,上面罩上玻璃片,在太阳底下晒。谁知道,这样还是生不成豆芽。大家一研究,发现是盆子里夜晚温度太低。这时,大家就用棉被把盆子裹起来保温,这样是好了点,可由于晚上温度还是低,豆芽长得还是不好。这时,有个有心的班长,就用罐头盒盛了一些开了嘴的豆子,用毛巾裹上晚上放到被窝里暖。嗨!他这法儿还真行,鲜鲜嫩嫩的豆芽,被催生出来了。接着,大家都学他的样子,白天用盆子盛了豆子放太阳下晒,晚上用罐头盒装着放在被窝里暖。结果这个春节,卓拉哨卡上的哨兵们,破天荒地吃上了鲜豆芽。这时,整天吃干菜的战士们,别提有多高兴了,会餐时大家不住地喊“乌拉!”
用锯子截冻猪肉
这事儿发生在珠穆朗玛峰脚下的西藏高原塔克逊边防哨卡。
塔克逊哨卡地处海拔5000米的地方,由于寒冷,在西藏高原上,是一个一年四季都需要穿棉衣的地方。
1980年春节前,我从日喀则到塔克逊出差,坐着的吉普车刚到哨卡的大门口,就看到哨卡院子的雪地里,有两个战士正一来一往地拉着大锯。我对身边的同志说:“这么冷的天,他们还在锯木头?”他笑着说:“人家这哪是锯木头,是锯冻猪肉!”我下车一看,果不其然,人家真的是在锯冻猪肉。我不解地问:“你们咋用锯子锯肉,为啥不用刀砍?”一个战士回答说:“冻的太结实,用刀根本砍不动。”他见我面带疑问,就伸手递给我一把砍刀,说:“你试试就知道了。”我接过砍刀,举起来朝着冻猪肉上砍了几下,用尽力气,下刀的地方仅只是起了一条白道儿。真是冻得太硬了,看起来就是用锯子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塔克逊这里,由于常年大部分时间气温都在零度以下,特别是一到冬天,气温更低,要在零下20度以下,所以从内地运来的冷冻肉,到这里就被冻得像木头一样结实。一开始,哨卡上给各餐点分割冷冻肉,也是用刀砍,砍坏了几把砍刀,后来,有人就建议用锯子锯。结果一试,比用砍刀省力出活儿,从此以后,这里分割冻猪肉就用锯子锯了。
在西藏高原生活过的人们,都有这个体会,西藏由于海拔高,很多地方都很寒冷干燥,是个天然的冷冻库。
用扫把水中扫鱼
这事儿发生在西藏高原羊卓雍湖畔的浪卡子兵站。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拉萨到日喀则的公路,经过美丽的羊卓雍湖,羊卓雍湖畔有个浪卡子兵站,专供过往军人和地方客人的食宿。因为羊卓雍湖里鱼很多,在浪卡子兵站就餐经常能吃到鲜鱼。
那是1981年初冬,我从日喀则回内地休假,路过浪卡子兵站。傍晚,我们乘坐的班车,刚到兵站停稳,就见几个兵站上的战士,举着扫把说说笑笑着往湖边走去。好奇之下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去湖里捞鱼。用扫把捞鱼?闻所未闻。出于好奇,我追随他们来到了湖边。
到湖边后,只见兵站的战士们穿上水胶鞋,就拿起扫把下到冰凉的水里。只见他们把扫把插进水中,用劲儿地在水中往岸上扫,还真有鱼被扫上岸了。他们端着扫把,一扫把接着一扫把地扫,有人就在水边上捡,不一会儿就弄了大半桶。用扫把扫鱼,真让人大开眼界。
同行的知情人告诉我,这湖中的鱼很多,也许是气候或水温低的缘故,不像内地的鱼儿那么活跃那么灵敏,有时伸手就能抓到。这浪卡子兵站的战士们,经常在要捞鱼的地方,倒点剩饭什么的,这样鱼儿都来觅食,就恋成了群,加上冬天水温低,鱼儿不大活动,所以用扫把就可以把它们从浅水中扫上岸。当晚,我们果真在浪卡子兵站吃上了可口的鲜鱼。
后来的夏天,我又从羊卓雍湖经过,这次看到的是浪卡子兵站的士兵们,用只有两根棍子撑起的片网捞鱼。只见两个人,一人抓着片网一端的木棍,在水中抬着捞鱼,一会儿就“抬”了一大桶。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本月排行榜
Copyright@2017 西藏生活网-西藏人们欢迎您|  All Rights Reserved